为深化我院师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凝聚民族团结进步的青春力量,10月31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于B合五报告厅成功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本次宣讲由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杨枝茂主持,特邀我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组成员、文史与传媒学院师彬彬博士担任主讲嘉宾,国际教育学院全体教师、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共100余人参加学习。
师彬彬博士以“多元一体”为主线,系统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宣讲聚焦“两个核心概念”,深入解读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与法治意识“三个意识”的时代内涵,并通过“四个关系”的辩证分析——共同性与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引导师生正确认识民族工作规律。结合秦汉大一统奠基、隋唐民族交融、近代共御外侮等历史脉络,师博士以“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为主线,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强”的演进历程。
在理论溯源环节,师彬彬博士着重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的创造性结合,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中国化实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民族问题规律的科学把握。通过剖析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十二个必须”根本遵循,强调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立足“两个结合”,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宣讲尾声,师博士以“五个认同”为落脚点,号召师生在文化互鉴中筑牢精神家园,在交往交流中增进情感共鸣,将个人成长融入民族复兴伟业。
国际教育学院师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学习深化了对“四个共同”历史观的理解,增强了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思想自觉。


作者 摄影:姜萌 审核:师彬彬 王慧婉 陈豪